三月初曾发过一个帖子,说自己随手更新了简历,拿到两个offer。本来以为只是小马过河试试水的深浅,不成想竟“一语成谶”。
是的,疫情改变了每个人,包括我自己。因为受疫情的冲击,不得不离开工作了11年的前公司,开始新的职场生活。
离职后第二天,“云入职”了一家同行的新公司。此等“无缝衔接”,既让我觉得幸运,又惆怅。
幸运的是,我不用经历“中年失业”的煎熬,不用为疫情期间没钱支付抢来的蔬菜而焦虑。BTW,新公司很好,已投喂四批物资。
所以,我想,我算是很幸运了。
但还是有些惆怅,因为生活太过匆忙,完全无暇回首和告别。更黑色幽默的是,4月1日愚人节,入职新公司第一天,便遇到上海全城封控。
无论如何,生活都得继续。即便知道我已有了“新欢”,X先生,我的前老板,仍然为我写了一封七八页的推荐信。
是的,他今天签字、盖章后,将推荐信发给了我。
最令我感动的是,X先生细心地将final version的双语版本推荐信拆分成了独立的中文版和英文版,以便于我呈递给不同类型的新雇主。
在信中,X先生说,“尽管我们间隔着30年的年龄差距,却是经历时间考验的忘年交”。读到此处,真是泪眼模糊……
我不知道后半辈子还会不会遇到X先生这么好的老板,但此时此刻,我明白他是我前半生遇到的perfect“前任”——老板,

,朋友,合作伙伴。
他,引导我走上专业发展的职场道路,sponsor我去香港大学念书,还支持我去司法考试做律师,又sponsor我去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……
X先生说“你是少数几个了解我内心的人。”
或许是的吧,因为无论他说的内容是professional还是casual,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,我都能恰如其分地编译出他曲折幽微的观点或想法。
2007年,研究生毕业。至今,一晃工作满满15年了。
对我来说,体制内外都待过,也服务过数任老板,有律师,有会计师,有商人,有教授,但X先生是和我拍档最match的那个。
得老板、师友如此,真的是非常知足,非常感恩。愿35岁的前公司再创辉煌,愿X先生及其家人健康幸福!
X先生在farewell letter中说:"如果今后我要找人合作,那么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你!我有种预感,我们会在下个路口相遇……”
一叶浮萍归大海,人生何处不相逢。也许吧!
看着手里可能永远也“派不上用场”的推荐信,还是忍不住停下了手头忙不完的活计。在这个无人认识我的角落,默默记下此时此刻的心情。
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
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