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本市场里投资者过江之鲫,不可胜数,也是各具特色,笔者认为,化繁为简,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。(当然只是个人看法,属于万千角度之一)
可以对应我国古代三种哲学流派来分(本来就是戏谑,不用较真)
第一种为儒家,即俗称的价值投资者,在股市里只选择几个产品有竞争力,兼具成长性,财务严格,管理层有宏图远志的好公司,然后不管经济周期盛衰,股市牛熊,波动如何,静等好公司穿越周期,最后自然会奉上时间的玫瑰,随之而来的还有丰厚的利润,股市里有少一半的机构投资者和少量的个人投资者即是如此,“君子坦荡荡。小人长戚戚”,这种一脉相传的儒家精神,尽人事而后听天命,也是一种稳健的风格,虽然失之呆滞
第二种为法家,老祖宗三千年封建社会,治理的内核制度,“内圣外王”和“外儒内法”中的法家,可以对行为股市中的量化投资机构和大部分散户,他们是做趋势的,强调纪律性,并不会特别钟情公司之类,而是抓住市场的机会,寻找被错误定价的公司股票,然后等待市场的纠正
量化机构有一套自己设立的模型,严格按模型选股和买进卖出,其实大部分散户看似随意,其实心里亦有自己评判公司的标准,其实性质就是模型
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量化投资机构,如果按照笔者分类,把大部分散户也视为量化投资者。那么这种“法家”占市场的一大半,即2/3强
第三种是道家,大部分的宏观对冲基金属于此类,他们承认市场有规律,但认为市场大部分时间并不遵循规律。所以他们就是抓住市场的错误和波动,做的就是市场市场不稳定性,带来的空间
市场无效论,认为市场大部分时间是错误的,但是正确定价的两端震荡,近年在我国广大圈声名鹊起的桥水基金,以及索罗斯都是此类
市场波动抓住了就是确定性,所以也有和法家一样抓时机的问题,当然两者操作方法不同
举个不很恰当但合适的例子,我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军事天才,说过一句话“
急不得。解放战争缓不得”就充分展现了抓市场波动,抓市场错误以成事的关键,
急不得,是美苏没宣战。解放战争缓不得,是因为美苏划分欧洲分赃不均,在柏林对峙,无暇东顾。后来事实也印证了
的判断,如果晚打两年,最好结果不过划江而治,因美苏腾出手来了
所以能抓波动性,还真得有宏观视野不可,庙算胜才胜,主席的战略,预见性和判断力,是最根本的必要条件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过笔者今天谈的不是股市,是楼市
在全球最大不动产市场的上海,别称为咖啡市,近二十年也是全球不动产涨幅之翘楚,从2000年的内环均价3千,到2021年的8万,二十倍的涨幅足见利肥美
浦东内环的陆家嘴,与伦敦纽约并列的全球金融中心,顶级写字楼高耸入云,豪宅琳琅满目,也是上海不动产的塔尖,但居然有一块老破小基地,存在其中,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笼罩的上海,地产成交跌入冰窟,但这块老破小居然逆市而上,成交量雄居全市地段成交前三
笔者也是楼市老法师,于是小感诧异,遂了解了下这片社区,原来是确实是灯下黑,豪奢的陆家嘴居然隐藏着这样一片老社区,位于世纪大道、浦东南路、浦东大道、东方路合围之内,有9个社区,(如图)大部分是建于1970年到1995年之间的老公房,有老式的单位自建,也有90年代浦东开发后,第一批拆迁户
在美轮美奂的陆家嘴豪宅群里,还存在这一片老社区,让人恍若隔世;就是美人脸上的雀斑,当然无伤大雅,但毕竟是个遗憾
原来此地确实是浦东最大的拆迁房基地,之所以拖到今天,是因上海2010年以后棚户区改造基本尾声,而陆家嘴的地段价值,又让这片老社区拆迁成本是天量巨资,单独头部开发商根本无力承担,所以每年都有拆迁风声,最后又不了了之
目前此地大致均价8万,和周边15万的豪宅群对比明显;几番了解后,笔者终于明白,今年这个老破小地段,逆市杀出,博得上海楼市成交前三社区的原因了
其实这个地段在这里放着,陆家嘴是上海乃至国家的名片,断然不可能长期容许市容如此不齐整,也不会容许这片社区长久存在
是以笔者知道原因了,楼市里的价值投资者,把这个地块成交量顶上去了。不管何时拆迁,总之脚步越来越近,儒家精神不就是这样么,选好目标,“君子居易以听天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”,选择好以后,等待时间的玫瑰即可
从今年形势来说,地产回暖没有任何争议,上海刺激楼市也是大概率现象,提前埋伏到洼地,然后等待机会的垂青。这是个不错的逻辑了
Ps:拉拉杂杂漫谈了这么多,其实有点拉扯攀附之嫌,遍地瓦砾难见珠玉,如果能给观者一点启发。笔者也就欣慰了,本来就是戏笔,一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