篱笆里面看了不少人对房价的看法,悲观的,乐观的,回复里面最多的是酸的,我写下我对房价的看法
先说下现阶段个方面鼓吹焦虑:
网上包括抖音一直在吹,人口减少,老龄化,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%,需求会减少,特别多的是拿日本举例子。
- - 让房地产硬着落的发达国家就日本一家,看看欧美,连俄罗斯都不敢。
需求、利润、限制:
所谓的需求减少,市场不会因为需求的多少来改变物价,只要有利益就有限制,只有限制才会造就高利润,我举一些例子,大家自己领悟:
- - 印度连续20年收购粮食(每年造存粮食仓库总金额是补贴农民金额的1倍)
- - 美国和英国糖业(扩大糖产量限制糖销售量让糖维持在20美分,但进口才4美分)美国牛奶更彻底,倒掉。
- - 大家对照我们的出口补贴,为什么补贴,补贴目的是什么,是需求少吗?
- - 美国退出保障房补贴,导致美国房地产商不再建造低端商品房,而是建造高档商品房,美国后又扩大保障房补贴范围,将20年的商品房归类到保障房,让有关系的富人拿到比较优质的保障房,穷人依然在排队抢低端保障房。
- - 只要限制,就提供了他高利润的性质,美国商学高中题,如何把所有苹果卖到利润最合理,本以为会是分类、分组、包装、二次加工,但最优的方案是限制供应量,供应量少的时候,人们是不会在乎苹果质量,即使是有点烂也是能接受的(可怕我们高中在学什么)
房价作用:
房价高度能提供很好的金融回报,拉动各方面消费,完善城市基础建设;
别人问上海房价会如何,你自己是上海人,你觉得上海发展饱和度如何?有眼睛有腿,自己跑跑看看
地区,内环、中环、外环,G60,远郊的地区你们跑过吗?上海如果按上层意图,是要发展到什么程度,你自己评估下?
发展要钱,钱哪里来,哪里来钱最快?你上班的,假设每月5W,马上让你离职创业,你会考虑吗?为什么不考虑,因为不确定,因为每月5W很稳定,未来可期,但创业不确定因素高?
什么时候回创业,发现创业这条路摸索差不多,比上班未来可期,才会抛弃原来的经济来源方式。
转型
现在在经济转型,能成为支柱的企业有多少,快速上市为吸血的就不用看了,吧里人看看,这些企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,都是80-90年代,经过30年才能成为地方支柱,即使现在基础建设好了,加快了孵化速度,那么要多少企业才能支持整个转型,这些企业成长预计要多少年?
这些支柱企业所在的城市,能让管理着放弃原来的模式,打工变创业。
吧里问大而空的问题,呵呵.....没法回答,转型需要年份每个人层级/看到的不一样,答案也不一样。
洋洋洒洒,不之所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