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断一:传统好地段,往往是贫穷环境下产生的好地段
人的基本需求要有收入,能买到基本的食品、生活用品、有起码的住宿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乡下很少有工作单位和商店。所以市中心商店越多的地方,地段越好。而交通的落后,导致距离商店越近,购买基本的食品和生活用品。
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特别强调商业要多、要大,方便解决日常的吃、喝、用等最底层的需求。
所以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朴素地段论(也可称为贫穷地段论):“商业越发达,地段越好”、“离市中心越近,地段越好”等等
至今,这个朴素地段论还是非常流行的,因为物资匮乏、交通不便的记忆,还存在于大部分中老年人群的脑海中
论断二:新时代的富裕,必然诞生新的好地段
在资源富足的情况下,满足基本需求之后,人会追求更高级的需求,最常见的就是教育和环境的需求
仓廪实而知礼节,能提供优秀教育的地段,成为好地段。
大片的绿地、开阔的空间、干净整洁的城市界面,也成为人的新需求。
尤其是2000年后出生的这一代,从来没有经历过“物资缺乏”的年代,对排队买米买鸡蛋毫无概念,对教育、绿地、城市界面的要求更高,对商业的需求反而萎缩
有好的教育、好的环境,才是新版好地段的最低要求
对贫穷还是富足的记忆不同,就可以解释,为什么传统好地段“南京西路”和传统垃圾地段“大宁”的均价,现在是一样的
因为按照“贫穷地段论”,南京西路买到最起码的生活物资更方便,所以地段更好
而根据“富足地段论”,大宁能够提供更好的绿地、更好的教育,所以地段更好
如果有人说一个地段好,你其实应该问他,是“商业地段”好,还是“教育地段”好,还是"环境地段好"?
南京西路就属于“商业地段”好,但是“教育地段”差,"环境地段"差的地段。
而大宁属于“商业地段”一半,“教育地段”较好,“环境地段”较好的地段。
综合起来看,南京西路和大宁卖一个价,是完全合理的
买房一定要考虑满足基本需求,还是高级需求。不同的需求,地段好坏的结论是不同的
以前一直是“贫穷地段论”大行其道,将来一定是“富足地段论”成为主流
买房一定要考虑满足基本需求,还是高级需求。不同的需求,地段好坏的结论是不同的
以前一直是“贫穷地段论”大行其道,将来一定是“富足地段论”成为主流
今天终于有机会逛了逛徐滨。。。
全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。。。
人真多。。。
今天终于有机会逛了逛徐滨。。。
全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。。。
人真多。。。
大宁吊打南西,南西吊打陆家嘴、。